作者:佚名       来源于:中国珠宝文化网

  折桥。折桥位于临夏市东5公里的折桥湾的大夏河上,是河州通兰州东大路的必经桥梁。据《河州志》记载,折桥始建于明朝,初为小型木便桥,每有洪水,桥被冲毁。清道光间(公元1821年-1850年),州吏目吴监造修建了由两个石柱作为主桥墩的新桥,桥长约30多米,宽约2.5-3米,上面铺设木板,可供大车通行。除了对桥体的加固外,还对桥身和栏杆进行了美化处理,刷上油漆,绘以彩色,使其既美观又可防止风吹日晒、雨雪浸蚀。该桥造型新颖美观,遥望之宛若长虹,在两岸杨柳和桥下大夏河碧波的映衬下,犹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,遂成当时河州一道景观。咸丰十年,经制罗启旺倡议捐助进行了重修,同治后吏目赵谦、李盖重修,光绪二十七年知州赵鋐重修。清末毁于战火。

  早在清代中期,文人学者根据河州境内的历史文化、风景名胜,推选出了新的“河州八景”,其中临夏市城东5公里处的折桥湾处的大桥“长桥卧波”入选八景之一,并载入中华民国时期黄陶庵总纂的《续修导河县志》古迹篇。

  民国21年(1932年)6月1日,大夏河水暴涨,西岸引桥部分被冲毁,而石柱巍然屹立。石柱的建造方式:底部利用天然岩石,再以人工凿成的条石浆砌,以糯米汁灌浆,条石砌至7层(一说3层),由菱形改为椭圆形,高30米左右,高出路面。条石最长的1米,宽30厘米,厚22厘米。每块条石中心至两端的各二分之一处,有人工凿成的卯榫连接紧固。石柱上部之圆形石盘,直径1米,厚50厘米,分两半凿成,运至后合盘,以铁铆钉固定,以糯米汁混合白灰分层浇筑。折桥纵长约70米,桥面宽可并行两辆大车。

  民国36年(1947年)5月,临夏县政府拟议重建,县参议会及地方绅士开会商定,重建折桥,以利交通。以县长名义邀请社会各界人士13人组成筹建委员会。同年9月,始定修建方案:利用原有码头(即桥墩),改建为两孔18.90米梁桥,使汽车和大车都可通行。建桥资金来源:省政府拨赈济款474.8万元,临夏商会、凤林乡、鱼池乡、龙泉乡、永寿乡等乡镇机关捐白洋5132元;所需普工和运输由民工义务劳动解决;建桥木料由当地官宦马鸿逵捐助33根,不足部分由群众捐献;铁件419件2740公斤,由甘川公路调拨。但是,时至1949年,始终没有开工,拨款、捐资、木料已散失。新中国成立后,在该景观处修建了钢筋水泥结构的大桥。

  首座大夏河石台墩木面桥。1941年,临洮至循化公路康家崖至临夏段通车后,因大夏河未修建公路桥梁,致使每年夏秋之际不能通车,仅凭简易木架桥维持人畜通行。民国35年(1946年)9月,木架桥被洪水冲毁,参加整修公路的枹罕乡民工,只得绕道折桥而去石壁湾,增加行程10余公里,既延误工期,又给群众往返造成困难,为此,抢修了3座简易木架桥,供人畜通行。次年8月河水暴涨,将重建的木架桥冲动,中间石笼被毁,阻碍交通达月余时间。大夏河桥是康临路段上的重要桥梁之一。民国35年(1946年)至36年临夏县亦计划修建公路桥梁,并以捐款方式从商会、城内镇、城关镇、尹集、龙泉、鱼池等乡镇筹集建桥款141.7万元,因与建桥所需相差甚远,故难以修建。是时,马辅臣(回族,临夏县人,民主人士,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青海省副主席)以参议员身份,动议修建大夏河桥,但未得到共鸣。

  在政府修桥无望、过渡依旧困难的情况下,民国37年(1948年)初,马辅臣决心个人出资修建大夏河第一座半永久式石台墩木面桥,它的建成不仅便利了人畜、车辆的通行,而且,从此结束了因河水陡涨而阻断交通的历史。



 2/4   首页 上一页 1 2 3 4 下一页 尾页

上一篇丝绸之路上,1400多年前的“世博会”

下一篇【溯源甘肃文化】渭水上游与黄帝族的兴起



 【相关文章





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