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佚名       来源于:中国珠宝文化网

红土地上“作示范,勇争先”

  底图:沪昆高铁与昌福铁路交会处。  江西日报社供图  数据来源: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 江西省统计局

  十年砥砺奋进,赣鄱大地日新月异:十年间,江西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103元上升为1.87万元;十年间,江西高铁里程从0公里增加到2000余公里……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江西考察调研,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,对江西提出“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、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”的目标定位和发展要求。

  这十年,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,江西传承红色基因,夯实经济发展根基,打造美丽中国“江西样板”,朝着“作示范,勇争先”目标不断前进。

  盛夏,走进江西这片红色热土,记者见证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,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,一张张笑脸幸福洋溢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,4500多万江西人民步履铿锵,豪情满怀。

  传承红色基因

  老区跨越发展

  夏日的井冈山茅坪镇,绿意盎然。

  “快!跟上队伍,前面就是终点了。”坝上村里,一群身着红军服的人,体验着红军急行军的速度。村民肖富民正在准备学员的“红军餐”,脸上笑意盈盈。曾经因病致贫的他,靠着参加村里“红军餐”接待实现了脱贫。“最多时一年能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,纯收入有1.5万元,再加上自己种植的油茶、猕猴桃,一年收入超过5万元。”肖富民说。

  改革开放以来,中央对江西老区的发展高度关注,先后出台一系列支持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。2012年6月28日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大力支持老区发展。

  十年来,江西加大资金投入,集中力量解决土坯房改造、饮用水安全、农村电网和道路建设、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等突出的民生问题,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,全面推进城镇化发展,彻底改变了老区面貌。在此基础上,深度拓展红色资源禀赋,让红色旅游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。

  在江西,做活红色资源的,远不止坝上村。南昌市西湖区活用八一起义纪念馆、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等场馆,组织军营一日游、军训成长营等研学课程,还培养了一批“小小讲解员”,在校园内外弘扬红色文化;赣州市宁都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,县财政预算安排1000万元资金,用于24个乡镇和城市社区实践所(站)建设,全县346个村(社区)各招聘1名专职文明实践员;宜春市万载县白水乡集中“六个一”红色资源,打造“三馆一碑一小道”红色名村;九江市修水县高标准设计规划秋收起义红色历史文化街区,不久将竣工……

  如今,江西省城镇化率已由10年前的47.5%提高到61.5%。2020年,随着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、305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,江西满怀信心全面迈进小康社会。

  在发展经济、改善民生的同时,红色资源还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阔步发展。

  “社会风气大改变,静待花开春满园;乡村振兴全面抓,脱贫成果更稳固。”近日,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周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68岁的“百姓名嘴”王焕平用客家方言献唱山歌《喜迎党的二十大》。台下“粉丝”们听得津津有味,一边跟着他的调子哼唱,一边掏出手机来“现场直播”。

  共青城市建立了包括市文化馆、博物馆、乡村(社区)文化服务站在内的多级文化服务体系,服务居民文化生活。开福寺村组织老戏曲师傅将最新的政策改编进戏里,用村民喜闻乐见的“西河戏”,推动党的政策宣传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
  十年间,江西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,大力实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程,组织开展红色资源普查,建立红色资源名录,成立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,出台革命文物保护条例。同时,注重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,陆续推出赣南采茶戏《一个人的长征》、话剧《支部建在连上》等优秀文艺作品。仅2021年,江西就组建了8000余支基层宣讲队伍,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等,开展宣讲活动16.8万余场,线上线下受众达2429万余人次。

  突出生态文明

  不负绿水青山

  如果说,红色是英雄信仰的赞歌,是江西的底色,那么,绿色就是自然多彩的交响,是江西的特色。



 1/3    1 2 3 下一页 尾页

上一篇绘写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

下一篇江西:描绘新时代改革发展新画卷



 【相关文章





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